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借贷方向
转换日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贷方,反之,则在借方。转换日,需将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如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借方余额,则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如为贷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成本模式下的转换,记住“对转”两个字就完了,借贷方别搞错就行了。
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是累计摊销,也是资产备抵科目的一种,跟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一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
当企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时,其会计处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会计折旧小于税法规定,账面价值超过计税基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同时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这是一项未来可能抵扣的税收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借方是收益减少或损失增加,贷方是收益增加或损失减少,与投资收益类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者其他项目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所引起的损益。
为什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下不计提折旧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就是其公允价值(也就是市场价值),而计提折旧的前提是按照历史成本计提折旧,因为公允价值是随时变动的。
总的来说,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是因为这种模式已经通过实时反映市场价值变动来体现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减少,无需再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整。这种方式更能准确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实际价值,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解析: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应用,正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某一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的,这是一个市场化的概念,为了能较为准确的体现市场变化对资产的实质价值的影响。
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考虑到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是企业的投资资产,不属于消耗性资产,不需要通过折旧的方式予以补偿,因此会计核算不计算折旧,不属于“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按照15号公告第八条的规定,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计算折旧从税前扣除。
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
1、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借:其他业务成本等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发生减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收到租金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计入哪个会计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计入损益类科目。
2、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计量和固定资产的分录是一样的,照提折旧和减值。
3、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房地产减值准备 在上述交易中,并不涉及实际的资金流动,所以也就没有资金流向一说。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它和坏账准备有什么区别?
1、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科目,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表示损失增加,贷方表示损失减少。坏账准备科目借方表示实际发生的坏账或者转回的坏账计提,贷方表示计提的坏账。
2、核算内容不同。资产减值损失---核算资产减值的 坏账准备——核算应收账款减值的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3、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